顶点小说 > 贞观王侯 > 第45章止忌

第45章止忌


“臣不明白,陛下想问什么。”李奇心中如雷震,强作镇定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不告诉朕,朕也知道,可,朕还是希望你亲自说出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罢了罢了,不说也罢,退下吧,朕乏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臣告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也许,这才是真正的李世民吧!

        李奇走出宫门,东阳早已等待在此,见李奇出来,急忙迎了上来,“夫君,父皇没有为难你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会,他只是累了,咱们回家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小胖子李泰,看来大概率没有听进那番话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成功利用了李世民的宠爱,在群臣之中做了一番测试,那个进馋言说“三品以上官员多有轻视魏王”的人,大概率便是那小胖子指使。

        测试的结果,他应该相当满意,群臣之中,便是威望极高的房玄龄,也只能“惶惧流汗拜谢”,除了那个依然头铁如初的魏征之外,谁不慑服!

        李世民会不知道吗?恐怕,他也存了一点所谓的帝王心术,借此机会来测了测满朝大臣的敬畏之心有几分成色,估计,他是满意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泰的聪明和天赋,在李世民这一众儿子中,算是第一位,人一旦太聪明,又把这份聪明用在了政治与权术上,企图爬上更高的地位,那便极容易遭到反噬,他只是聪明而已,在没有相匹配的资本来支撑的情况下,这反而变成了祸端的来处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奇只能尽人事,李泰会做出什么选择,外人已经无法干涉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承乾,倒是一如既往,太子殿下自长孙皇后仙逝后,越发内敛沉着了,待人接物也越来越合于君礼,处理内外政事,也越来越有李世民的果断和魄力,他越来越像一个皇帝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恪,好武好斗,在罗成这里毫无吴王的尊贵,死缠烂打一个月之后,便去了封地,听说因为出城打猎坏了田地,又是被罢官又是被削实户。

        未来的高宗皇帝,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未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和平的日子,过久了就会觉得无聊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大唐,拿吐谷浑当鸡杀掉之后,几乎便没有那个外族敢明目张胆再来犯境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,天可汗手下的小弟们从来没正经安生过,唐军开始各处“劝架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六月时,时任右仆射的温彦博薨。

        秋,七月,癸未,大雨,穣、洛溢入洛阳宫,坏官寺、民居,溺死者六千馀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藩的诸王,和十四名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,都被李世民下诏为刺史,若李靖和自己阿爷罗艺还没有致仕,那十四人中必然有这二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旧臣们撑起了贞观最难过的那一段时间,现在开始一个一个地离去,明年,又会再离去几人。帝王之心,会随着旧人的离去日益骄固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个星夜的谈话,李世民也曾问自己怎么看人的生死,那时的李奇并不懂,现在的李奇还是没有懂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人最畏惧死亡的时候也正是最无所畏惧的时候。所以,他永远也不会懂。

        李世民问的问题,李奇答或者不答,结果都一样,皇帝陛下已经那样认为,想改变他的这种固执,那就是纯粹作死,不如,让他去猜吧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将军府,秦琼被严禁出门,他的身体已经消瘦到经不住一阵大些的风,李奇搜肠刮肚翻出来的那些药膳配方,他的夫人也照着做了出来,只是收效已经连甚微都没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东阳,咱们回龙门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长安长安,居大不易,也已经容不下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人一旦想法多,春夏就特别短,而秋冬就特别长。回龙门的路上,几乎只见到一阵风刮落的一地黄叶后,一场大雪便铺天盖地而来,一路上人烟全无,入目尽是苦寒的景色。

        东阳整个人缩在李奇的大髦中,只露出一个小脑袋望着外面,这样的雪,是这位公主第一次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东阳,我可能又要离开一段时间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会照顾好家里的,郎君放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马车沐着大雪回到了龙门县,刚进武备府没有多久,一个宫差带着李世民的圣旨随后便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燕王世子李奇,累有战功,前时年、资皆浅,故不授官秩,今历练已足,特授松州刺史,望竭诚为国,功莫大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松州吗?松州挺好,若没有记错的话,吐蕃入寇也快了。他要让外族入朝求取公主的事,就此终结于松州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贞观十二年,夏天,五月份,太阳高悬于万里无云的天空。

        弘文馆学士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卒,上哭之恸。

        贞观十二年,秋天,九月份,久病在床的大将军、武备府第一任副府长、大唐玄甲军右统军将军、李世民麾下第一斗将、千年后的二门神之一,秦琼病逝,将军最终也没能逃过宿命,获赠徐州都督、胡国公,谥号为壮。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贞观十二年,吐蕃先欲寇松州,时王为松州刺史,与都督韩威协力守城,虚设旗帜,城下铺木刺拒马,使军骑不能突,敌不得入。

        后又进破党项、白兰诸羌,帅众二十馀万屯松州西境,遣使贡金帛,云来迎公主。

        王立于城池上,取弓引弦而射,敌军旗坠于地,又发九箭,射作一排,以之为界,曰‘和亲之例,终于此城,国之安危,岂寄于一女子乎’,敌将惊疑而问曰‘城上乃何人’,或答曰‘燕王世子也’,吐蕃遂退军三十里,只每日派人阴视城池,然守备森严,略无缺外,又寻进攻松州,设计败都督韩威;

        羌酋阎州刺史别丛卧施、诺州刺史把利步利并以州叛归之。王似早有所料,不以为意。二州连兵不息,其大臣谏不听而自缢者凡八辈。

        敌众我寡,众将皆面有惧色,王仍谈吐自若,夜召众将设计,是夜,率千骑袭营,敌皆惊惧,人马相踏,死伤无数,溃败而退,守军士气复振,后敌每日攻城,皆不得入,方信长安传言非虚,时朝廷大军至,吐蕃乃退,和亲之事果如王言,乃止。外夷欲尚公主事,亦从此休。此战历经半月,松州守军,死者十之八九,白骨铺地,血气冲天,经年不散。


  (https://www.2mcnxs.com/html/book/23791/23791789/32209340.html)
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2mcnxs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2mcn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