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贞观王侯 > 第6章长安投石

第6章长安投石


军卒们虽进退有度,配合默契,在士气、战力之上也占优势,但终究寡不敌众,小半刻之间,十数人便中刀倒地,防御圈不断缩小,并逐渐后退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已经退无可退,谁都知道,一旦退入那谷中,便真的成了回天乏术的死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薛将军,若再顾虑我,今晚我们怕是走不出这里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是的,薛黑的确是在顾虑李奇的安危,或者说,今晚在场的所有人,唯一在意的都是被围在中间的人,只是一派用命护他生,一派却舍命要他死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奇拔出身旁护卫的长刀,杀人事,他不愿做,今晚却不得不做。

        刀黯淡无光,却能撩起一轮腥红的月。

        放开手来的军卒,瞬间化为狼群,从原本的白色包围圈中撕扯出了一个血淋淋的口子

        r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不知何时,这片天地恢复了本有的宁静。

        温暖的火光映照出守夜军卒,似两尊静默的雕像,在雪地上投下两个细长的影子,一直拉伸到那个黑漆漆的垭口。

        风起风停。

        哀怨肃穆之中,火光之外,一片死气横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奇摇晃着地站了起来,原本白净的衣衫,现下只见凌乱和血色,他倒没有受伤,几次凶险的袭杀,都被身边的护卫挡住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活,意味着来袭者都死了,他本来想抓几个俘虏,但那些死士见败局难挽,毫不犹豫地自行了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世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薛将军,伤亡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死了五十八人,十九人重伤,余下的都是轻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奇只觉一股闷气堵上了心口。

        火焰仍然在熊熊燃烧,夹杂着噼噼啪啪声,在人的眼睛里跳动,火光却有些模糊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长安长安,若是春夏日出之时,光影交错间,绿柳繁花尽处,城内谁都能看见这样的景象:那些锦衣华服的人与粗布短衣的人混在一起,走路的农夫与骑高头大马的贵族行得一般快慢,南来北往的商旅与东奔西顾的浪客举酒对饮,大酒楼与小茶摊同说着天涯海角的传奇,游船载着满当当的娇羞腮红,百花争艳令人目不暇接,谁敢说能一日看尽?

        冬天时,这处文明与政治的中心,用更寒冷的寂寞来填补了它更巨大的空旷,仿佛前时的热闹,是一枕黄粱。

        冬天的城外,无论从那里抬眼,都看不到长安城墙的尽头,繁华在内,高墙在外,倒也显得和谐,帝王居处自然要大到无人看出方圆有多少里,城廓也要巨大,大到外夷见而畏惧,才配得上这座煌煌然立于天地之间的天朝都城。长安人喜欢听那些四方过客惊讶地说出“这就是长安城吗?”这句话,便是七八岁孩童,也懂得那种自豪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成片的斑驳之间,遭了不知多少风吹日晒,迎了不知多少雨雪冰霜,挨了不知多少明枪暗箭,碎了不知多少春秋大梦,可长安还在,破烂的墙面也掩盖不住,那仿佛能再历经千年的坚固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可是今夜长安,似乎只有长夜漫漫,却没有心能安。

        静寂的夜晚被灯火分成一个又一个相互之间界限模糊的轮廓,一丁点声响都格外引人注意。

        急促沉闷的马蹄声穿过夜晚,少顷,蹄声忽然停下,在骑士长吁一声之后,便没了下文。

        白天的不安并没有减少一分,细雪停了之后,雾又起来,长街上巡逻的武卫几乎多了一倍,守卫皇城的禁军也连着换了几拨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久前,统领大唐天节军的燕王传来了一封信函。

        白纸上写了什么不重要,因为跟随而来的还有三颗血淋淋的人头,那意味着什么,明白人自然明白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日,一切如常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日,才登基不久的陛下在早朝时默默不发一言,只把那些人头摆在朝堂上,然后把那封信函烧了。人人都能从皇帝平静的脸上感觉到山雨欲来的沉重与压抑。

        随后,两位武卫大将军又端来了四个新鲜砍下的首级,与先来那三颗摆在一处。

        午门外,又是十几颗上不得殿的人头滚落。湖中投下石子,激起的涟漪一圈圈地扩大,然后消失。

        又是难得的晴朗天气,前几日的阴霾被一扫而光,可寒意却越发刺骨。

        政事房,李世民正在处理早朝后呈上来的折子,长孙无忌立于案前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的面色都不太好,他们正在商议李奇回长安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燕王世子回长安的消息,已经满城皆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无忌,情况怎么样?”李世民放下手中奏折,沉声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长孙无忌略低头,微微躬身,“陛下放心,应该无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些世家动静如何?”李世民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看起来很正常,不过,前几日那王家告官称自家逃走了十来个家奴,同时报案的还有李家和裴家,情况类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世民的眉头皱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长孙无忌不紧不慢地开口:“陛下不必过于担心,李艺虽刚愎自负,却也是识大局之人,他应该早有安排了,况且,李奇也不是一般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朕知道,行了,你下去安排吧!也怪朕的决定太仓促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遵旨,臣告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长孙无忌出门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谁都知道李艺与朝廷的关系仍然很微妙,燕王是在投石问路,不惜用自己的嫡子来当那块石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奇如果活着到达了长安,活过了这个冬天,朝廷与李艺就相安无事,李奇如果死在半道上,死在了这个冬天,那么西北边境必然会再起战事,李艺甚至可能选择引外族入境,再现去年渭水之事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时长安城墙上下的斑驳陆离,免不了又要多上几分,敌人会不会再给李世民机会,就不得而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身为皇帝,没有谁不忌惮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军,更何况这位燕王手握十几万常年征战于边关的天节军。

        站在一起,天节军便是西北的坚盾,作为抵御西北外敌的主要兵力,震慑外族,若不站在一起,它便是悬于长安头顶的利剑,一旦落下,将会给大唐带来难以承受的打击。

        李世民更担忧的是在大唐边境等候已久的恶狼们,他们恨不得将大唐撕碎。


  (https://www.2mcnxs.com/html/book/23791/23791789/32209379.html)
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2mcnxs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2mcnxs.com